2022年初,隨著8大節點、10大集群正式全面啟動建設,“東數西算”工程正式啟動。在“東數西算”的背景下,數據中心行業發展“路在何方”?“十四五規劃”相應政策、“東數西算”“雙碳”目標又對數據中心行業提出哪些新要求?
上海數據港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 徐軍
日前,在由中國IDC產業年度大典組委會主辦,中國IDC圈、長三角信息智能創新研究院承辦的,以“打造計算高地,賦能千行百業”為主題的第十七屆中國IDC產業年度大典長三角論壇(IDCC2022長三角論壇)上,IDC圈的記者針對上述問題,采訪了上海數據港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 徐軍。
東西呼應,新布局
將東部“溢出”的偏溫冷的數據,引向西部地區計算,緩解東部地區土地、算力、能源壓力的同時,充分利用西部地區充沛的可再生能源,促進西部地區經濟發展,從而實現東西部地區協同發展。這是“東數西算”的核心目的。
在此背景下,眾多IDC服務商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在全國范圍內,有序、合理布局數據中心,推進“東數西算”工程落地。數據港作為國資委控股的國有IDC企業,在推進“東數西算”工程有序落地的過程中,義不容辭。據徐軍介紹,數據港早在2015年開始就已將視野擴出華東區域,開始其在全國的產業布局,“目前,數據港在全國的幾大算力樞紐節點區域均有所‘建樹’,在運營數據中心已達34座,IT負載合計約366.82兆瓦(MW),折算成5千瓦(kW)標準機柜約73365個。”徐軍強調。
數據港建設的腳步并未停歇,據了解,日前數據港與中國聯通合作,在懷來建設的中國聯通(懷來)大數據創新產業園項目即將投入使用。
不僅于此,除了在京津冀、粵港澳、長三角等“東部”地區建設數據中心,滿足包括云計算在內的眾多互聯網企業對數據中心低延遲的需求外,經過長時間的考察、評估,數據港還早在2018年就在烏蘭察布落地建設數據中心,“現階段,不少客戶會更多關注能效與成本,所以在整體布局時,還要考慮區域氣候、能效、能源成本等因素,數據港在東部、西部都有數據中心的布局,一方面積極地響應國家政策,另一方面,可以根據不同客戶的需求,提供差異化、多元化服務。”徐軍指出。
正是這種全國不同區域的針對性布局,形成東西呼應之勢,讓數據港在“東數西算”伊始就能在市場中處于領先地位,在2022年上半年營收7.12億元,同比增長29.53%。
降本增效,新挑戰
正如徐軍所言:“如今不少客戶會更加關注能效與成本的問題”。著實,在企業數字化轉型進程加速推進的當下,數據中心行業雖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時代,但當企業對數據中心、算力的需求越來越多時,成本是個不可忽視的問題。如何實現降本增效成為IDC服務商提升競爭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東數西算”的核心目的之一就是幫助企業實現降本增效,將算力密集型的,對延時要求低的業務引向西部地區,只保留對延時要求高的,實時性強的業務。在實現降本增效,推進“東數西算”工程建設的道路上,還存在著諸多挑戰。
在徐軍看來,IDC服務商在進行數據中心區域布局時應考慮幾個因素——當地應用前景、當地基礎設施配套情況、能源可應用情況、氣候等地理條件。
在應用方面,因為經濟發展等原因,當下西部地區還是以溫冷數據的存儲、備份、計算為主,“這種混合架構或冷數據部分可能短期內在西部是比較重要的,能大規模‘上量’的產品,將影響當地數據中心的發展方向。”徐軍指出。
配套方面,在徐軍看來,當下各地基礎設施建設條件差異較大,而對于數據中心對基礎設施,尤其是網絡基礎設施的要求較高,這也是當下制約西部地區發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徐軍表示,能源與氣候等地理條件的因素,對于數據中心發展而言雖然重要,但優先級也在應用與基礎設施配套情況之后??梢韵胍?,數據港在張北、烏蘭察布等地規劃建設綠色數據中心,幫助用戶實現“降本增效”經過了全面的分析與評估,“三思而后行”。
而降本增效也成為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內,IDC服務商在選址、建設、布局數據中心過程中需要直面的一大“痛點”。
創新發展,新趨勢
技術創新作為推動行業發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東數西算”與“雙碳”目標的雙重背景下,數據中心行業也迎來又一輪技術革新。
去年發布的包括《新型數據中心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在內的多份政策性文件指出,新型數據中心要從高技術、高算力、高能效和高安全四大方面出發,實現高質量發展。創新推動發展,新技術在數據中心中的應用越來越多。
時隔一年,再次談及“四高”對于數據中心發展的影響時,徐軍表示,以現有政策及技術發展趨勢來看,高能效、高安全對數據中心行業提出了更多的新要求,技術層面深度逐步增加,“原來更多考慮的是安全冗余的方式來滿足數據中心對于高安全的需求,相對來說對能效的關注并不高?,F在則需要考慮安全與能效的平衡問題。這也是當下IDC服務商要面臨的一大難題。”徐軍指出,“如今對新技術的嘗試、應用及推廣的‘渴望’更加迫切了。”
與此同時,在高算力的要求下,行業關注的焦點逐步從基礎設施+網絡層面向服務器及算力層面抓變,“在高算力提出后,算力如何和基礎設施實現高效率的結合成為當下IDC行業的一個新挑戰。”徐軍強調。
在對高技術、高算力、高能效、高安全的新要求下,數據港在IDC行業有著自己獨特的產業布局,據徐軍介紹,數據港結合新型數據中心的新要求與“東數西算”“碳中和”等政策,提前布局,無論在數據中心選址、設計、建設、運維等層面,還是技術創新、新技術應用等層面,從數據中心全生命周期角度出發,緊跟產業發展趨勢前行。
數據港在走出一線城市,進行“東數西算”布局,以及應用新技術的過程中也總結出了自己的經驗,“整個數據中心產業的轉移與全社會數字化程度緊密關聯,從中長期角度看,技術將會不斷的迭代、創新。而一個企業唯有緊跟產業前行,忌快、忌慢,才能取得成功。”徐軍指出。誠然,這也是數據港之所以能實現近幾年高速發展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