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首屆“西部數谷”算力產業大會在寧夏順利召開。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張云明提出,截至今年七月底,我國5G基站數已達到196.8萬個,算力總規模超過150 EFlops。
當前,算力是新時代的核心生產力,是驅動經濟社會數智化轉型的新引擎,是全球戰略競爭的新焦點。近年來,我國著力推動以算力基礎設施為代表的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已經取得了三方面積極成效。
一是算力基礎設施不斷夯實。截至今年七月底,5G基站數已達到196.8萬個,千兆光網具備覆蓋超過4億戶家庭的能力。在用數據中心機架總規模超過590萬標準機架,服務器規模超過2000萬臺,算力總規模超過150 EFlops。
二是算力賦能效果逐步顯現。算力與數字政府、工業互聯網等經濟社會各領域廣泛融合,推動供給普惠化,大量多樣化的創新成果加速涌現。
三是算力生態體系持續完善。截至去年底,算力核心產業規模超過1.5萬億元。其中,云計算市場規模超過3000億元,IDC服務市場規模超過1500億元,算力產業支撐作用愈發凸顯。
張云明指出,要深入把握算力產業發展的特點規律,持續引導算力設施高質量布局,促進核心技術高質量研發,強化、普惠算力高質量供給,推動算力綠色高質量發展,為數字經濟蓬勃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一是搶基礎。加快算存網統籌布局,著力構建以算力和數據為核心的新型信息技術設施體系,加快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樞紐節點和集群建設,引導大型、超大型數據中心集群發展。優化算力、存力、運力的統籌調度,推動算力設施更好地服務國家新發展格局。
二是促協同。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圍繞算力產業鏈布局創新鏈,不斷提升創新能力,加強應用研發和推廣。推動算力與政務、工業、醫療、教育等領域深度融合,打造一批引領示范效果明顯的典型案例。支持東、西部地區在算力技術研發、算力設施建設、算力應用推廣等方面,協同共進,助力我國數字經濟發展。
三是提能效。抓實全周期綠色發展,全面貫徹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要求,把綠色低碳發展理念貫穿到算力技術設施建設和應用全生命周期管理。從規劃、設計、建設、運營等各環節,提升算力設施總體能效水平。積極開展綠色低碳基礎創新應用,提高清潔能源使用比例,完善綠色低碳管理體系,推動算力設施綠色化改造升級,逐步形成算力設施綠色節約全周期發展路徑,助力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發展。